进入国家大剧院官网进入央视网
陈立讲音乐——经典协奏曲50篇华美乐章
本节目精选古典音乐领域最经典协奏曲的50个精彩乐章,覆盖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单簧管协奏曲、吉他协奏曲等多种乐器种类,内容讲解覆盖音乐史、作曲家介绍、乐器介绍、演奏、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内容,讲述深入浅出,见解深刻独到。
2021年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音乐会将继续把最精彩的演出带到您的身边。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共赏这一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吕嘉与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演绎威尔第经典歌剧作品音乐会。
2021年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音乐会将继续把最精彩的演出带到您的身边。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共赏这一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北京大合唱:张艺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音乐会。
2021年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音乐会将继续把最精彩的演出带到您的身边。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共赏这一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宁峰、黄秋宁演绎贝多芬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音乐会。
在歌剧艺术当中,人物的形象由不同声部的演员塑造完成,这其中男高音经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期艺术微课堂,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和您一起走近歌剧中的男高音。
2020年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全球的古典乐坛都在以各种方式致敬这位音乐大师。本期节目,著名音乐学者王纪宴和您一起了解贝多芬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
“美杰三重奏”由小提琴家吕思清、大提琴家秦立巍、钢琴家孙颖迪组成。他们是各自领域最杰出的华人音乐家。本期艺术微课堂,三位艺术家和您走近钢琴三重奏。
2020年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共赏这一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吴牧野钢琴独奏音乐会。
2020年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共赏这一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理查·施特劳斯专场音乐会 “英雄生涯”。
2020年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共赏这一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胜利的交响”音乐会。
2020年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共赏这一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华韵盛典”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音乐会。
2020年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共赏这一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尘世与英雄”音乐会。
2020年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共赏这一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归来”中央民族乐团音乐会。
羽管键琴起源于15世纪末的意大利,中文译名因其发声原理用羽毛管来拨弦演奏而得名。本期节目,钢琴家盛原带您了解羽管键琴的构造、音色和它与钢琴的历史渊源。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是借鉴西洋管弦乐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产生的由中国传统乐器组成的乐队形式。本期节目,指挥家张高翔带您了解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和特色。
2020年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共赏这一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国家大剧院国庆71周年音乐会。
2020年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共赏这一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人民必胜”国家大剧院抗击疫情主题演出。
管风琴是流传于欧洲历史悠久的大型键盘乐器,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本期节目,管风琴演奏家沈凡秀带您探秘这件有独特魅力的乐器。
2020年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共赏这一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音乐厅歌剧《艺术家生涯》。
2020年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共赏这一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古典精神”音乐会。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经常被人誉为“歌曲之王”。同时,他创作的交响曲也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期节目,指挥家吕嘉和您走近舒伯特和他的第九号交响曲。
歌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一部歌剧是如何把作曲家的乐谱转化成完整的演出呈现在舞台上的?本期艺术微课堂,指挥家张国勇和大家一起聊聊歌剧的创排。
2020年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共赏这一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繁华众声”音乐会。
指挥最为一个乐团核心灵魂,是指导乐团演奏的关键角色。历史上也有很多乐团正是经过指挥大师的精心训练而散发出无限的艺术魅力。本期节目,指挥家张艺带您了解指挥的发展历史以及在乐团中的作用。
2020年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一起共赏这一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战士与祖国”合唱音乐会。
管乐团一般指是由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混合编制,通常还包含打击乐器的乐团,其更常见的名称是军乐团。本期艺术微课堂,指挥家于海带大家一起了解管乐团。
国家大剧院 “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一起共赏“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生命之舞”音乐会。
法国作曲家布列兹曾说:21世纪是打击乐的世纪 。打击乐演奏也是人类最古老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本期节目,打击乐演奏家、指挥家李飙和您走近打击乐的世界。
西方交响乐进入中国已经近100年的历史了,交响乐在我国从无到有,从陋到精,经历了历史性的蜕变。本期节目,著名指挥家谭利华和您一起走近中国交响乐。
国家大剧院 “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一起共赏“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命运之爱”音乐会。
国家大剧院 “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一起共赏“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合唱音乐会。
国家大剧院 “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一起共赏“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陈琳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
国家大剧院 “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一起共赏“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中外歌剧经典选段音乐会。
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国家大剧院也携手一批艺术家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贡献出一份温暖。这期间曾涌现出《我们在一起》《中国一定强》等抗疫歌曲,为前线的医护英雄们和观众朋友们鼓舞士气。本期艺术微课堂,词作家王晓岭和您一起走近歌曲的词创作。
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京剧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表演流派。本期艺术微课堂京剧表演艺术家史依弘带您了解京剧的“四大名旦”以及各自的特色。
国家大剧院 “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一起共赏“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吕嘉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绎莫扎特与维瓦尔第音乐会。
作为国家大剧院的首部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自上演以来一直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喜爱。本期艺术微课堂,剧中水红莲饰演者歌唱家雷佳和您一起走近这部歌剧。
1946年,英国作曲家布里顿受邀写一段向孩子们介绍管弦乐器的音乐。他以英国17世纪作曲家亨利·普赛尔的一段曲调作为主题,创作了《青少年管弦乐指南》。本期艺术微课堂,指挥家夏小汤带您走近这部经典名作。
国家大剧院 “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一起共赏“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吕嘉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绎海顿与莫扎特音乐会。
国家大剧院 “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一起共赏“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费加罗的婚礼》音乐会版歌剧。
国家大剧院 “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与观众们见面以来,一直持续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古典音乐频道特别策划“云赏乐”系列节目,邀请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与您一起共赏“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的精彩瞬间。本期节目,我们共赏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经典合唱音乐会。
交响曲是西方器乐演奏的重要体裁,它是通过综合运用并挖掘各种乐器性能及表现力,来塑造音乐形象,体现作曲家内心情感和思想理念的大型器乐套曲。本期节目,刘小龙老师带您了解“交响曲”和“交响乐”的区别,以及大家熟悉的交响乐团的特征。
胡琴统指用于中国民族民间的弓弦乐器,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乐器之一。本期微课堂,胡琴演奏家姜克美和您一起了解胡琴的分类,以及大家熟悉的二胡、板胡、京胡等乐器的特色。
小提琴音色优美,音域宽广,称得上是音乐性能优良、音乐功能广泛的乐器。作为西方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小提琴以多变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著称。本期节目,小提琴演奏家陈曦带您了解小提琴的构造和它丰富多样的表现力。
合唱艺术一直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合唱比其它音乐表演艺术,特别是器乐来说,更易于掌握、更易被人接受。本期艺术微课堂,著名合唱指挥家吴灵芬带您走近合唱的世界。
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因为是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称为“竹笛”。竹笛流传地域广大,品种繁多。本期微课堂,笛箫演奏家张维良与您走近笛子的世界。
有着戏曲“活化石”美誉的昆曲艺术典雅清丽,昆曲的美就像兰花幽香,虽不浓烈却隽永绵长,引人无限回味。本期艺术微课堂北方昆曲剧院闺门旦演员周好璐,带领大家了解古老的昆曲艺术,以及如何欣赏大美昆曲。
他是当今乐坛最活跃的杰出中国小提琴家之一,他一举拿下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成为该赛夺冠者中的第一个东方面孔,被誉为“东方帕格尼尼”的吕思清是如何看待音乐界的重大赛事的?对正在学琴路上的小琴童们又有哪些小建议呢?
古筝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之一,以优美流畅的音色为许多观众喜爱。本期微课堂,古筝演奏家袁莎带您走近古筝这样乐器,并聊聊古筝与诗的故事。
今天的艺术微课堂,让我们一起聆听孙颖迪的精彩讲述,作为第一位夺得李斯特钢琴大赛金奖的华人钢琴家,他眼中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是什么样的呢?
作为一名杰出的世界级艺术家,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经常成称他的大提琴是他最好的朋友。今天我们就和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一起了解一下大提琴这个优雅的乐器,并走近英国作曲家埃尔加创作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琵琶是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琵琶的佳句。然而,众所周知的民族乐器琵琶真的是起源于中国本土吗?敦煌艺术中经典的“反弹琵琶”是凹造型还是当真可行?来看看琵琶演奏家吴蛮的讲解和精彩演奏吧。
童年,对我们来说,是妈妈喋喋不休的唠叨,是爸爸胡茬扎脸的怒嚎,是手足间的争吵打闹,是玩伴们开心的哈哈大笑。那么对于钢琴家来说,他们又会有怎样不同常人的童年呢?今天,艺术微课堂邀请到中国青年钢琴家张昊辰,与大家一同分享他别样的“童年情景”。
2020年1月12日,来自希腊的小提琴演奏家卡瓦科斯将在国家大剧院带来“古典亦多情”小提琴独奏音乐会。本期节目,我们和著名乐评人王纪宴先生一起走近卡瓦科斯。
2020年1月2日,指挥家李飙将职棒俄罗斯国立新西伯利亚爱乐乐团在国家大剧院带来“俄罗斯的祝福”音乐会,上演肖斯塔科维奇、柴科夫斯基、哈恰图良、鲍罗丁的经典名作。本期节目,我们和著名乐评人王纪宴先生一起走近指挥家李飙。
斯美塔那是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被誉为“新捷克音乐之父”,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被出卖的新嫁娘》于1866年在布拉格首演,后来斯美塔纳用宣叙调替代剧中的对话段落,修改后的版本于1870年首演,这部歌剧如今是捷克音乐的代表作。
《浮士德》为法国作曲家古诺所创作的五幕歌剧,1859年首演于巴黎。《浮士德圆舞曲》是由歌剧第二幕结尾时群舞场面的舞曲音乐改编而成的,这段圆舞曲为快速的华尔兹节奏,音乐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冲突,优美如歌的旋律带出慷慨激昂的情绪。
2019年12月21日,钢琴家陈萨将在国家大剧院带来“肖邦夜曲”全集钢琴独奏音乐会,上演肖邦的21首夜曲作品。本期节目,我们和著名乐评人王纪宴一起走近钢琴家陈萨。
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帕格尼尼被誉为“魔鬼小提琴家”。《D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充分发挥了帕格尼尼独特的二重泛音或跳弓等艰难的技巧,曲中充满了意大利民间音乐的风格,展现出如歌般优美的旋律。
柴科夫斯基创作的《斯拉夫进行曲》发表于1876年10月,当时,塞尔维亚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被卷入了塞土战争,作曲家引用了两首塞尔维亚民歌,描写了受到土耳其压迫的塞尔维亚人。作品第二部分,他用简单的旋律和舞蹈节奏表现了俄罗斯人对塞尔维亚的援助。最后,“上帝保佑沙皇”的旋律加入,表明最终的胜利。作品与《1812序曲》有异曲同工之妙。
《魔法师的弟子》是法国作曲家杜卡斯创作于1897年的一首交响诗。内容取材于歌德的诗歌,描绘了魔法师的弟子趁师父外出时摆弄具有魔法的扫帚,结果却失去控制的狼狈场景。音乐妙趣生动、张力十足。 1940年,在迪斯尼隆重推出的音乐动画电影《幻想曲》里,美国著名指挥大师斯托科夫斯基与费城交响乐团及可爱的米老鼠共同精彩演绎了这部作品。
《邀舞》是德国作曲家韦伯1819年创作的,最初是一部叫做《华丽的回旋曲》的钢琴独奏作品,是韦伯献给妻子卡洛丽娜的。作品是正式音乐作品中采用圆舞曲的最早的一例,并以技巧华丽而著称,旋律语言近似当时奥地利和德国流行的圆舞曲的音调,和声质朴、清新而富于表现力。
2019年12月,国家大剧院的醇·萃古典系列将迎来贝多芬音乐周。小提琴大师安妮-索菲·穆特将在12月4日-8日带来一系列贝多芬作品音乐会。本期节目,我们和著名乐评人王纪宴先生一起了解穆特大师即将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曲目。
《拉科奇进行曲》又名《匈牙利进行曲》。盖因·拉科奇是18世纪匈牙利的一位王子,也是领导反抗外族压迫的起义的一位匈牙利民族英雄。《拉科奇之歌》据说是他手下士兵为了歌颂这位民族领袖所作。1845年,旅居布达佩斯的柏辽兹听到此曲十分感动,于是将其改编为管弦乐曲,并用于《浮士德的沉沦》的第一部分。
《弦乐上的柔板》是音乐史上最著名的挽歌之一,是一首蕴含巨大悲痛力的曲子,也是最著名的20世纪管弦乐作品之一。乐曲最早出自巴伯的《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后来作曲家亲自将其改编为弦乐队版本。乐曲被用在历史上许多知名人物逝世之际,也被用来在重大灾难发生时表达缅怀之情。
2019年11月25~27日,指挥大师捷杰耶夫将率领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及合唱团在国家大剧院带来三场精彩的音乐会,上演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瓦格纳、柏辽兹的经典名作。本期节目,我们和著名乐评人王纪宴先生一起了解这三场音乐会即将上演的精彩曲目。
2019年11月24日,来自德国的北德广播爱乐乐团将在指挥家安德鲁·曼兹的职棒下携手单簧管演奏家马丁·弗洛斯特带来“命运”交响乐音乐会。本期节目,我们和著名乐评人王纪宴先生一起走近北德广播爱乐乐团。
1900年,功成名就的德沃夏克从美国回到捷克后创作了歌剧《水仙女》,在这部爱情悲剧中,水仙女爱上了人间英俊的王子,关注水中后在静静的月夜,水仙女独自唱起这首咏叹调“月亮颂”,该唱段是歌剧历史上最美妙动人的咏叹调之一,也是所有女高音歌唱家的挚爱。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歌曲。
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短暂的一生留下了大量作品,除了《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反映黑人生活主题的歌剧《波吉与贝丝》亦是他的不朽之作。作品描写了黑人青年波吉与贝丝的爱情和追求自由的经历,“夏日时光”是其中最著名的唱段之一,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作品。
"歌曲之王"舒伯特在1817年创作了著名的艺术歌曲《鳟鱼》。这部A大调钢琴五重奏“鳟鱼”的第四乐章是根据歌曲《鳟鱼》写成的变奏曲,故又被称为《鳟鱼五重奏》。第四乐章描绘了溪流中自由悠游的小鳟鱼,整个基调是浪漫愉快,自由自在的,而且始终充满了歌唱性。
波兰作曲家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多部作品,多以钢琴曲为主,故而被誉为“钢琴诗人”。《E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创作完成的那年肖邦年仅20岁,在拥有着如此忧郁感性气质的青年音乐家手中,这部钢琴协奏曲被写成了一首及其动人的诗。肖邦在给友人的信中曾提到,这部协奏曲的演奏“绝不能太具力量感,相反,它应当具有浪漫、平静、略含忧郁的气质,给人的感受就像在回忆最美好的时光一样。”
2019年11月5日,钢琴大师普莱特涅夫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钢琴独奏音乐会,带来莫扎特和贝多芬的经典钢琴奏鸣曲。本期节目,我们和著名乐评人王纪宴先生一起走近钢琴大师普莱特涅夫。
情感的力量,一直是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中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他的作品《交响舞曲》中,作曲家呈现的不仅有他逐渐内省的情感,还有他客居美国所获得的新灵感、以及他对于过去创作和故土的记忆。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作品。
2019年10月30~31日,钢琴家席夫将与安德烈亚·巴尔卡室内乐团带来两场精彩的音乐会,上演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经典作品。本期节目,我们和著名乐评人王纪宴先生一起了解这两场音乐会的曲目安排。
德籍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是法国轻歌剧的奠基人和杰出的代表,《天堂与地狱》又被称为《地狱里的奥菲欧》是奥芬巴赫最为人熟知的作品,1858年首演于巴黎。
2019年10月23~27日,国家大剧院制作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即将迎来第三次演出,再次带观众们领略威尔第歌剧的无限魅力。本期节目,我们和著名的乐评人王纪宴先生一起走近这部歌剧。
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于1852年至1869年间创作了一部四手联弹钢琴曲集《匈牙利舞曲》,这部作品由21首舞曲组成,作曲家将匈牙利民间舞曲的强烈个性与独特风格巧妙地融入作品中。其中,《第五号匈牙利舞曲》是最为著名的一首。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作品。
2019年10月16日,来自德国的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将在指挥家罗宾·蒂恰蒂职棒下在国家大剧院带来“巨人的音符”音乐会。本期节目,我们和著名乐评人王纪宴先生一起走近这支乐团。
2019年10月12~13日,指挥大师夏伊将执棒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在国家大剧院带来两场精彩的音乐会,上演拉赫玛尼诺夫、马勒的经典名作。本期节目,我们和著名乐评人王纪宴先生一起走近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
李斯特共创作有十三部交响诗,其中交响诗《前奏曲》是他交响诗中的第三首,也是最出名的一首。序奏以一个寓意深长的冥想音调开始。这个从弦乐土壤里萌生的乐句,最基本的音符只有三个音,而后续所表现的所有丰富情感和深刻思想,都是由这个三音动机繁衍而来。在李斯特的音符中,只有生的光明,没有死的阴影,死亡,不是人生的前奏!
《玫瑰骑士》是理查•施特劳斯最受欢迎的歌剧之一,由于故事被设定在维也纳,因此理查•施特劳斯在创作该剧时加入了许多维也纳的元素,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维也纳最为著名的圆舞曲,《玫瑰骑士》组曲的最后一段选用了剧中第三幕的一首圆舞曲,这段华丽的舞曲恰是对于往昔的最好回忆。
交响音画《荒山之夜》完成于1867年,是穆索尔斯基受到果戈里小说《圣约翰之夜》中巫婆安息日场景的启发创作而成,是一部色彩丰富、极具画面感的管弦乐杰作。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作品。
“船歌”是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一段著名的女声二重唱,这首歌的素材取自威尼斯刚朵拉船歌曲调,平滑而流动的节奏配以温柔的女声,描绘出了尼罗河上迷人的夜景,浪漫而温馨。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作品。
1892年9月,德沃夏克启程赴美国,担任纽约音乐院院长一职,这部《F大调弦乐四重奏》又称“美国”弦乐四重奏,是唯一有标题的弦乐四重奏,乐曲作于1893年的六月,德沃夏克三天便完成了初稿。全曲旋律极富变化,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愉悦和美国人民的朝气。作品于1894年1月1日首演于波士顿。
瑞典吉他、鲁特琴大师约兰·索舍尔是当代最杰出的吉他演奏巨匠之一。2019年9月15日,索舍尔将在国家大剧院带来吉他独奏音乐会,本期节目,我们和著名乐评人王纪宴先生一起走近吉他大师索舍尔。
2019年9月14日~15日,指挥家张弦将职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钢琴家黎卓宇合作带来2场精彩的音乐会。上演陈其钢、莫扎特、普罗科菲耶夫、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以及斯克里亚宾的经典作品。本期节目,我们和著名乐评人王纪宴先生一起了解这两场音乐会的曲目安排。
2016年9月6日,钢琴家张昊辰将在国家大剧院带来“天生赢家”钢琴独奏音乐会,上演德彪西、舒曼、布列兹和李斯特的经典作品。本期节目,我们和著名的乐评人王纪宴先生一起走近钢琴家张昊辰。
2019年9月5日,美国小提琴演奏家约夏·贝尔将在国家大剧院带来小提琴独奏音乐会,上演贝多芬、格里格、普罗科菲耶夫的经典作品。本期节目,我们和著名乐评人王纪宴先生一起走近小提琴家约夏·贝尔。
该曲完成于1880年,由匈牙利小提琴家约阿希姆标定了独奏指法与弓法,但该曲最终题献给了西班牙小提琴家萨拉萨蒂。虽然作曲家从未到过苏格兰,但作品四个乐章的主题均基于苏特兰民族音乐。
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在1901年至1903年间陆续完成了五首名为《威风堂堂进行曲》的短小作品,尤以D大调第一号作品最为著名。作曲家将它题献给指挥家罗迪沃尔德和利物浦管弦乐协会乐队。此曲首演时引起轰动,曾在观众的欢呼中加演三次。
很多初听歌剧的人都会觉得歌剧晦涩难懂,语言不通、对剧情不熟悉等因素都可能对欣赏歌剧产生阻碍,相比之下,剧中的一些经典唱段则凭借着它们优美动听的旋律和演唱者充满深情的表演打动了听众的心,比如歌剧《爱的甘醇》中内莫里诺的咏叹调“偷洒一滴泪”。